-->
城市的霓虹与喧嚣往往伴随着人们的晚归,每个人都拖着疲惫的身躯,左肩扛着工作右肩扛着生活。8点的地铁里有人拿着手机和同事探讨着今天加班也没能解决的方案,有人头倚在座位旁的栏杆昏昏欲睡,还有小年轻干脆将电脑从有些脏了的双肩包里掏出来,席地而坐开始飞速的敲击键盘……这里是广州地铁3号线,这样的情景日复一日。
在3号线上是带上耳机也不能阻止的吵嚷,每天下班回家40分钟像是经过一个世纪。列车疾驰的声音、小孩高声尖叫的声音、阿婆讲点话的声音声声入耳,如果哪天工作不顺,任何的嘈杂都会让你“原地爆炸”。
回到家里,以为能够与外界“隔离”,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,没有工作的烦忧、没有地铁上的喧闹,只有与家人在一起的温存与幸福。有人说生活就是用来考验你的,这句话是真理,当广场舞的音乐在家里响起的那一刻,我就彻底被生活打倒了……
以上的故事可能有些夸张,但绝不是个例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人们的工作节奏日益加快,部分公司甚至提出了996的工作制度,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,一个私密的安静的家庭空间对于城市人来说显得弥足珍贵,但这份美好却正在被噪音破坏……
多年来中国的噪音污染一直是棘手问题,仅2019年2月12369环保举报热线受理的18701起投诉中,关于噪音污染的投诉高达32%,近6000起。根据过往月份的投诉数据,噪音污染一直稳居投诉热线榜单“亚军”,第一是大气污染。
几年前,铺天盖地的“雾霾”报道使不少人认识到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,无论是对于相关知识的普及还是对于污染的防治,相较之下社会对于噪音污染的关注却显得有些“苍白无力”,而它又亟待解决。
2018年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。97.0%的受访者遭受过噪声污染的影响。53.3%的受访者相信自己遇到的噪声污染问题大都可以被解决。减少噪音污染,62.8%的受访者呼吁加强噪声危害的宣传,提高人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。
正像上面的故事的主人公所想,回到家中,噪声问题理应离我们远去,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:房屋临近主干道,巨大的车流、鸣笛都可能使房间遭受噪音污染;由于广场舞的兴起,小区堪比一个公开的舞厅,巨大的舞曲音响声影响生活,这也是被热门投诉的理由之一;家离施工工地比较近,施工声音一整天都不会挺,严重影响日间在家的感受。